作者:糖粿霸霸
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,一套房子就需要奋斗大半辈子。买房的时候,除了地段、户型、格局、楼层、环境、未来前景等等条件之外,各种繁琐的手续也需要注意。
当我们拿到房产证之后,很多人都以为没什么事情了,其实,还有一笔钱需要主动去要。否则的话,就会被开发商给私吞了。可惜,很多人都不懂。下面,一起来了解一下,拿到房产证之后必须要做的3件事情。

一、拿到房产证后,检查房产证的登记信息
房产证是房子的“身份证”,是证明房子归属权的书面凭证。有了房产证,才能拥有房屋的占有、使用、收益、处置的权利。
我们拿到房产证之后,一定要检查上面的登记信息是否有误。比如:房子的位置、面积、用途、拥有人、共有情况等等。如果出现遗漏或者错误,一定要及时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补正或者更正。

如果房产证上面的信息遗漏或者错误,就会出现和房屋的实际情况不符,容易带来很多的麻烦。
如果你不检查房产证的登记信息,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。如果房屋面积和实际不符,可能需要多缴纳税费。如果房屋的用途和实际不符,可能会受到规划部门的处罚和限制。如果拥有人的名字和共有情况出错,可能会影响你对房子的使用权、处置权或者继承权等等。

二、拿到房产证后,票据一定要保留
在买房的过程中,需要缴纳不少的费用,比如:契税、印花税、公证费、评估费、登记费、等等。不要以为房产证拿到就完事了,最好把这些费用的票据保留下来。
这些费用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标准进行计算的,很有可能会出现多退少补的情况。因此,当我们拿到房产证之后,把这些票据保存好。并且,和开发商进行核对,看看是否能够退还差额。
如果没有保留票据,或者没有去和开发商核对差额的话,就会让开发商占了便宜。如果需要补交的话,开发商一定会通知你。但是,如果有返还的话,就不一定要通知退还了。

三、拿到房产证后,要注意不上差价
买房的时候,都是按照预售合同的约定,进行支付首付款和办理按揭。但是,当我们拿到房子之后就会发现,实际支付的首付和按揭,于合同约定里面的价格、面积会有一些的出入。
因为,在预售合同当中,往往只约定了建筑面积和单价,并没有确定实际交付的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。所以,等拿到房产证之后,要按照实际的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,与合同里面的建筑面积进行对比。并且按照单价计算出差额,多退少补。
如果实际大于建筑面积,就需要补上差价。如果实际面积小于建筑面积,就需要找开发商退还差价。如果不注意补差价的话,很可能会让商家占你便宜。

总结
很多人都觉得,拿到房产证之后就万事大吉。殊不知,还可能会有钱可以退还。这些钱虽然可能并不多,但如果没有主动去要的话,很可能就会被私吞。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拿到房产证之后,要检查房产证的登记信息,保留好各种收费的票据,也要注意补、退差价。
阅读更多装修主材精彩内容,可前往什么值得买查看